“這是我們的玉米高產田塊,一穴雙株、穗位適中,畝產預計超噸糧?!钡诎藗€中國農民豐收節前夕,在位于安徽省阜陽市的太和縣淙祥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旭東在田頭一邊查看秋糧長勢一邊對記者說,“當下玉米正在灌漿,大豆也在鼓粒期,國慶期間就能收,看來又是一個豐收年?!?/span>
徐旭東是“時代楷?!薄叭珖赖履7丁毙熹认榈膶O子。今年72歲的徐淙祥長期扎根黃淮農村搞科技興農,培育優良品種、改良栽培方法,助力許多“望天田”變成“高產田”。這些年,在徐淙祥的指導下,“95后”種糧人徐旭東的經驗不斷豐富。
“這個玉米試驗品種穗位高,如果遇到臺風,大概率要倒伏”“這片大豆結莢到頂,沒留空隙,說明營養跟上了”……行走于合作社的300畝試驗田塊,徐旭東對作物不同品系的生長特性了如指掌?!拔覀円罁挤N特性制定個性化田間管理方法,在試驗中摸索出良種良法配套的路徑,找到增產的秘訣?!毙煨駯|說。

“望天田”向“高產田”的躍升,正是這個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的使命?!拔覀冊诰氉髦袑崿F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通過組織種糧大戶集中觀摩,讓高產示范田在更大范圍推廣?!毙煨駯|說。
豐收,得益于精耕細作,也在于農業基礎設施的配套保障。
農田不遠處,是占地15畝的太和縣淙祥農事服務中心,包括烘干塔、糧庫、農機農資庫、水泵房以及農技中心等多座建筑。今年秋糧生產季,這里首次投入使用。

農事服務中心大院里,記者看到,烘干塔高聳挺立,每天可以完成300噸糧食烘干任務;農機農資庫里,200馬力大型拖拉機、旋耕播種施肥鎮壓“四位一體”精量播種機、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機、多功能運糧車等多套新型農機具整齊排列?!耙郧稗r民種收都靠天,如今有了農事服務中心和先進的農機具,收糧不再被天氣所困?!毙煨駯|感慨道。
“新收的糧食有庫存放、待價而沽;路橋也得到修繕,大型農機具可以派上用場。今年秋收更加游刃有余?!毙煨駯|說,這里正謀劃打造“無人農場”,招引的智慧農機生產企業將在此設置示范應用場景,探索適合未來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努力打出更多優質糧。
如今,一處示范已是一域引領。阜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阜陽持續推進糧食“三中心”建設,2022年以來新增綜合農事服務中心36個、糧食烘干中心54個、育秧中心25個,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去年農機合作社作業服務面積73.8萬公頃,農機托管作業面積22.9萬公頃。(記者水金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