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田園奏響“零碳”新曲-新華網
  • <li id="cc80c"><tt id="cc80c"></tt></li>
  • <tt id="cc80c"></tt><li id="cc80c"></li>
  • <li id="cc80c"><tt id="cc80c"></tt></li><tt id="cc80c"><table id="cc80c"></table></tt>
  • <li id="cc80c"></li>
    <li id="cc80c"></li>
    <tt id="cc80c"><table id="cc80c"></table></tt>
  • 2025 10/20 11:12:48
    來源:新華網

    江南田園奏響“零碳”新曲

    字體:

      新華社南京10月19日電(記者何磊靜)秋日清晨,薄霧籠罩著蘇南水鄉。駛入江蘇蘇州太倉市東林村,田園風光與現代元素在這里奇妙融合——農業廠房屋頂泛著藍光的光伏板,村口停車場一字排開的新能源車充電樁……一個個“綠色”場景讓這座江南村落多了些時尚感。

      走進東林生態農場,只見田園小火車站、生態飼料廠、生態羊場的屋頂,都被一塊塊光伏發電板所覆蓋,它們如向日葵般靜靜吸收著光能,轉化為村莊發展的綠色動力。

      圖為東林村生態羊場。新華社發(黃天榮攝)

      “這些板子可是我們村的‘陽光存折’?!睎|林村黨委副書記徐堅指著連片的光伏介紹,“僅僅是眼前這座羊場屋頂的分布式光伏,年均發電量就超18萬千瓦時,不僅滿足生產用電,還能為小羊遮陽降溫,提升出欄率?!?/span>

      “陽光存折”背后,是國網蘇州太倉市供電公司與東林村聯合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等共同建設的“光儲直柔”微電網項目。通過系統規劃和建設,東林生態農場配備光伏、儲能、充電樁等設施,基本實現農場“零碳”運行。

      “東林村目前已安裝分布式光伏容量約1.4兆瓦,全村50%的電力供應來自清潔能源,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1000噸?!眹W太倉市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余小毛對記者說。

      東林村以富硒大米和“一根草、一頭羊、一袋肥、一片田”的“四個一”生態循環養殖模式遠近聞名。眼下正是秋糧搶收時節,稻香從田間撲面而來。當記者問起是否擔心冷空氣南下導致的連綿秋雨影響收成時,徐堅帶領記者來到一個特殊的地方——烘干中心。

      步入這座矗立于鄉野間的烘干中心,記者仿佛置身“機械城堡”,縱橫交錯的管道連接著一臺臺大型設備?!耙郧拔覀兟短鞎窆?,收成得看天意;后來用煤油,污染大,溫度難控制,還會給大米染上異味,賣不出好價?!毙靾哉f,“現在我們用電烘干,干凈、省心,大米品質也好?!?/span>

      徐堅介紹,當地將12臺傳統化石能源烘干設備換成空氣源熱泵電烘干設備后,每年可節省成本18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0噸。

      小火車穿過田野,田園風光盡收眼底,這樣浪漫詩意的場景,每天都在東林村上演。在小火車車站的停車場,一片片光伏車棚為新能源車充電樁輸送綠色能量。

      隨著近年來農文旅深度融合,東林村持續吸引著周邊地區游客前來觀光。為滿足游客新能源出行需求,村里配套建設多片光伏車棚,配備數量充足的充電樁,讓短途游客既能不為里程焦慮,更能讓新能源車充上綠電。

      此外,徐堅介紹,東林村還建成“零碳科普小屋”,設計出“電力碳排放因子小綠”等IP形象,積極開展國內外青少年低碳研學活動,讓江南田園成為青少年科普乃至跨文化交流的“綠色窗口”。

      東林村的“零碳”發展之路,也是蘇州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持續建設綠色低碳鄉村的生動縮影。國網蘇州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蘇州地區正積極探索環太湖流域農村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讓更多村鎮增綠惠農。

      在蘇州吳中區金庭鎮,生態農場以“零碳”碧螺春茶助力茶農增收;在吳江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換電站助力植保無人機動能十足;在常熟蔣巷村,當地以“零碳數字蔣巷鄉村振興項目”持續打造“零碳鄉村”“數字鄉村”……以點帶面、全域推進,蘇州正以一項項“零碳”工程,讓江南水鄉田園牧歌奏響新曲。

    【糾錯】 【責任編輯:史依靈】
    在线播放无码视频